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2024 年结束,李女士就盘点了一下自己的投资。这一年,她用 30 多万元买入银行理财,获得了大约 7500 元的收益,收益率为 2.31%。
这个收益率虽然看起来有些不起眼,但李女士已经很知足了。她主要投资了三款保守型理财产品——来自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周周宝(持有期为 7 天)产品。
这几款周周宝理财的业绩表现一直比较稳定,有 7 个月的月度收益率在 0.2% 以上,每个月的平均收益为 600 元至 700 多元;最高时的月收益率达 0.27%,收益为 900 多元。8 月,受债市回调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跌幅度较大。李女士持有的理财产品在 8 月至 10 月的收益率有所下降,到了 11 月和 12 月,收益率又回到了 0.2% 以上。
2024 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震荡态势,其中,美元理财的收益率随着美联储降息进行了调整,但仍有部分产品收益率超过了 4%。
2025 年,银行理财将面临怎样的市场环境?哪些产品值得投资?
招银理财认为,2025 年,债券市场在短期仍有一定的震荡调整压力。从中期来看,债券收益率易下难上,每逢调整,依然是较好的配置机会。普益标准研究员赵伟认为,2025 年,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仍会有所回落,但预计整体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收益率呈震荡走势
在购买周周宝产品之前,李女士还买过月月宝和季季宝等期限为 1 个月和 3 个月的产品。2024 年 1 月,她买了 30 万元月月宝,投资了 1 个月,收益只有 25 元;最多的一次亏了上百元,最高时的收益也只有 40 多元,有的时候连续 7 天是零收益。此前她还买过季季宝,在她印象中,买的第 1 天就亏了几十元,最多时 1 天亏损接近百元,本金都快出现亏损了。
2024 年 1 月过后,李女士马上赎回了月月宝,开始转向周周宝产品。虽然周周宝 1 周内也会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情况,但她还是喜欢持有期为 7 天的产品,方便"跑路"。在李女士看来,即便收益有所波动,但周周宝的性价比要比月月宝和季季宝高。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4 年,受债市波动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呈现震荡态势。8 月,受债市回调影响,产品收益率下跌幅度较大,但在 9 月快速修复,展现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普益标准研究员何雨芮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24 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保持货币宽松政策,国债利率持续走低。同时,"资产荒"现象持续,使得债券市场整体呈现出积极的牛市态势。但是,基于央行针对债市配置过热和长债收益率过低等问题发出提示等因素影响,年内债券市场出现几次短期调整现象。
2024 年,李女士的投资收益率在 8 月至 10 月较低,其中 8 月最低,为 0.14%,收益为 460 元。在李女士看来,这三个月投资收益被拖垮,是因为她在 8 月份配置了 2 万元的债基。10 月份,她将债基全部赎回。2024 年的最后两个月,她的投资收益率又回到了 0.2% 以上。
2024 年 12 月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 2025 年的宏观政策定调偏积极。12 月下旬以来债券市场展开了一轮跨年行情,各期限国债的收益率均出现了明显的下行。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末,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至 1.6732% 左右,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 2.0% 下行至 1.8%。
何雨芮表示,从近 1 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近 6 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和近 3 月平均年化收益率来看,2024 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较年初实现收益正增长,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投资机会在哪?
2025 年开始,李女士的投资理念发生了一些转变,在整体求稳的同时,开始小额试水其他理财产品。她投了 1500 元,购买了一款权益类理财产品,买入首日就亏了 30 元。接下来的几天,偶尔赚几元钱,但多数情况下又会跌十几元。1 月中旬,因为担心亏损会继续扩大,李女士赎回了这款理财产品,以 65 元的亏损收场。
李女士还是坚持投资周周宝产品,并把本金加到了 40 万元。收益时多时少,每天 40 多元成为难得一见的收益了。
对于 2025 年的投资机会,银行理财机构怎么看?
2025 年,平安理财对债券市场持"积极配置"的态度。该机构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利率债方面,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以及基本面逐渐修复,预计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 1.5% 至 2.1% 之间运行,利率中枢较 2024 年将继续下行;在信用债方面,延续化债行情的资产荒逻辑,信用、期限利差维持低位。
招银理财混合投资部认为,债券市场短期上涨速度过快,透支了部分降息降准的预期,在短期货币政策未明显超预期的前提下,收益率继续大幅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短期有一定的震荡调整压力。但从中期来看,2025 年货币政策整体基调是适度宽松,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依然维持债券收益率易下难上的判断,每逢调整仍然是较好的配置机会。
在操作上,招银理财表示,短期将继续通过配置较高比例的低波资产来平滑短期收益率调整对净值造成的扰动,维持产品净值稳定。中期逢调整加大短端信用债的配置力度,并积极把握利率债的交易机会,力争增厚产品收益。
在权益市场方面,上述平安理财相关人士认为,长债利率的快速下行带来了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的提升,稳健性较强的红利高股息资产成为低利率环境下权益投资的重要配置方向,而科技成长、消费板块等同样值得重点关注。2025 年,A 股和港股迎来了宏观政策积极、估值中性合理、资金面延续增量市场的综合环境,总体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美元理财的吸引力
在众多理财产品中,美元理财是投资者较为欢迎的品种。随着 2024 年 9 月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多家银行的美元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进行了调整。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目前市场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近 1 月年化收益率为 4.51%。不同期限的产品表现略有不同,其中期限为 1 个月以下的产品的近 1 月年化收益率为 3.89%。短期产品收益波动较大,受市场流动性和利率变化的影响更为敏感。
1 个月至 3 个月期限的美元理财产品,近 1 月年化收益率为 4.11%,收益波动幅度较短期产品较小,收益趋于稳定;3 个月至 6 个月期限的产品,近 1 月年化收益率为 4.44%;6 个月至 1 年期限的产品近 1 月年化收益率为 4.59%,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1 年至 3 年的理财产品近 1 月年化收益率为 4.73%,长期产品的收益仍然较为可观,波动较小;3 年以上的理财产品近 1 月年化收益率为 3.47%,波动幅度较大。
普益标准研究员赵伟表示,整体而言,全市场的美元理财产品目前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收益回报,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自 2022 年以来,美联储多次加息,为以美元计价的理财产品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收益基础,显著提升了美元存款和固收资产的收益,尽管目前已进入降息周期,但中美利差仍处于相对高位,美元依然保持强势,这使得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变得更加不稳定,导致投资者对稳健、安全的资产需求明显增加,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具有一定的避险属性。部分投资者选择配置美元资产,进一步推动了美元理财产品收益的提升。
赵伟表示,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美元计价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降低。然而,考虑到当前经济复苏的态势以及美国仍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美元利率短期内可能不会快速大幅下降。因此,虽然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整体预计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